毛利69.6%的业务?
根据招股说明书,乓乓响是上海最大的食堂供应链综合服务供货商。上海共有逾500家类似的食堂供应商,乓乓响的市场份额仅为1.5%。它的上游是食品调料生产商/批发商/农户/合作社,下游客户是企业及机构客户共332户(其中大部分为幼儿园及教育机构,171户),产品主要是蔬菜肉食和盒饭。
2019-2021年乓乓响的毛利率在30%左右(其中幼儿园/政府机构毛利率40%)。而2022年1-5月期间毛利率暴涨至53.45%,净利率则由15%暴涨至25%,如下图所示:

继续把营业收入拆开,如下图所示,2022年1-5月,临时及应急服务客户贡献了3426万元的收入(占总营收比例46%),毛利2384万元(占总毛利比例60%),毛利率高达69.6%!而乓乓响提供的主要产品,就是蔬菜!

保供企业,白菜变茅台!
让人愤怒的时,高达69.6%毛利率的背后,是一张保供的牌照,而且是上海市静默期间保供企业!。
2022年3月被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选为上海市新冠疫情防控农产品供给保障重点单位,并负责向各类客户配送农产品及其他食品。”
保供下游客户 | 占比 | 毛利 |
住宅区“团长” | 50% | 74% |
个人(微信小程序订单) | 20% | 52% |
政府机构 | 15% | 73% |
其他保供企业 | 6% | 83% |
企业 | 4% | 74% |
针对下游客户,按照销售金额比例来看,一半卖给了团长,剩下主要卖给了个人和政府机构,小部分倒买倒卖给其他保供企业。其中在线下单的微信小程序叫做「快团团」,开发者是拼多多,而拼多多只收取0.6%的付款手续费,最后还“酌情”退还给乓乓响。 (这0.6%还是微信支付的费用,详见:微信支付商户入驻行业及相关费率),也就是说,拼多多免费给乓乓响开发了程序,可能还倒贴!
针对上游供应商,根据募集说明书,乓乓响疫情期间的进货成本反而下降了!2022年1-5月肉类平均成本54.8(去年同期58.7),蔬菜平均成本3.6(去年同期5.3),加工食品成本12.1(去年同期12.3)。从这个角度,保供企业的牌照真的牛,疫情期间还能让上游原材料更便宜。
综合上下游来看,乓乓响通过保供企业的尚方宝剑,掌握供应链话语权,压低上游价格,哄抬下游价格,倒买倒卖、双向收割,中间商足足赚了70%的毛利!用一张保供企业的牌照,让白菜变身“茅台”。而疫情期间,农民、货车司机、餐馆,日子都很艰苦。
赚的钱进入谁的口袋?
2012年,乓乓响农副产品成立;2016年,新三板上市;2019年摘牌;2020年7月30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做好上市准备了);2022年申请香港上市。公司实控人是黄建义。

2022年3月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将乓乓响评选为保供企业。而上海官方曾经答复过保供企业的遴选标准,民营企业可以向上海市商贸局申请保供资质。而乓乓响的保供资质,是农业农村委员会给的。来看一下黄建义的简历,似乎能找到答案。

有自媒体说黄建义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事业单位)属于停薪留职状态,反映在港股繁体字里,就是“非活跃角色”这样拗口又难懂的字眼。
乓乓响背后另一个涉政的人物是乔国平,1993-2001年任浦东新区三林镇副镇长,2001-2007任浦东新区农业发展管理署的常委副书记,2007-2016任上海市浦东新区农业委员会总经济师及农业与综合办公室主任。2022年新任乓乓响董事。
其中的关联,博主水平有限,看不明白。我只知道,这保供企业挣到手的国难财,最后肯定落入少数人的口袋,就在上海这个现代化的城市,就在所有人眼皮子底下。
后记:乓乓响打了谁的脸?
疫情期间,人民让渡权力给政府(包括自由出行的权力、扫码/流调过程中的隐私权、经商的权力、甚至是处置资产的权力),政府获得了至高的权力,又要把权力放权给少数人,进而产生了各种魔幻现实主义。
最后,疫情期间大发国难财的不在少数,政府的大手拨动的又不只是保供企业这一根弦,乓乓响把人民的脸打得再响,也传不到**的耳朵里去。预祝乓乓响IPO顺利!
这玩意要是真能上市成功真的是耻辱
挣钱嘛,不寒碜。打不过,就加入!